- 返回顶部
- 027-88871993
-
在线咨询
-
微信二维码
众勤视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普法
来源:丁雨欣日期:2021/03/16
3·15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金融消费者需要警惕金融陷阱,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意识,了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金融消费贯穿于社会生活,我们都是金融消费者
当我们作为个人出于生活的需要,为了获取利润,购买金融产品或者是金融相关的产品,或者是享受了金融服务,那我们就都是金融消费者。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移动支付盛行的当下,人们经常使用支付宝进行付款,就是在享受金融服务,受到金融消费者相关法律的保护。其中应当注意,商事主体不属于金融消费者的范畴。
我们选择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的对象包括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金融公司、信托公司以及征信机构等等。金融产品包括各种具有经济价值,可进行公开交易没有实物的财产,汇票、股票、期货、债券、保单等。因这些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而产生的民事争议,可参考适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20〕第5号)。
二、金融消费者的权利范畴
金融消费者享有财产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信息安全权等基本权利。
三、警惕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及服务
金融消费者需要谨防金融陷阱,通过正规渠道以及正规机构来进行选择金融产品及服务。凡是宣称高收益、低风险的金融产品,做到慎重选择和警惕风险。注意查询是否获取金融管理部门的审批。网络上标榜“专业指导”“高额回报”“稳赚不赔”等夸张的金融产品推销,诱导性极强,受骗几率高,做到不轻信、不盲从、不冲动。根据自身的生活需求,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及服务,谨记收益与风险同在。
金融消费者在选择金融产品和服务时,金融机构应当进行信息披露,对利率、费用、收益及风险等与金融消费者切身利益相关的重要信息,进行解释说明。使用格式条款的,应当用醒目的方式提醒当中与金融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因此金融消费者应当对以上信息进行重点核查和规避风险。
四、金融纠纷解决路径及流程
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因购买、使用金融产品或者服务所产生的民事争议,有多种解决路径可供选择。金融消费者可以通过投诉、调解、裁决、诉讼的方式维护自身权利。
(一)投诉机制
金融消费者可先与和银行、支付机构投诉解决金融消费纠纷。不予受理的,可以通过银行、支付机构住所地、合同签订地或者经营行为发生地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进行投诉。
(二)请求依法设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调解
(三)根据与该金融机构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
(四)向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