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企业需要认真思索在自救的同时如何享受各项政策扶持。建议敏锐的机构与企业应当尽快聘请专业律师对企业自身进行一次全面的合法合规经营“法律体检”,找问题补缺漏,规范经营,让自己符合各项优惠政策条件,如税收减免、新项目申报、注册制下的发债&融资&IPO、并购重组等,谋求更多更好的发展。天灾不可避免,但可人为减少损失。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犹如黑天鹅现身世界,各行各业均遭受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疫情对投资行业的影响可谓是多重性的。一方面投资机构自身的“募投管退”等各项工作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构成投资机构投资组合的中小企业生存情况也决定了投资机构的业绩好坏。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疫情负面影响,如何在疫情结束后尽可能的抓住发展机会,是每一个企业都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历史上,政府在灾难防控企稳后往往给受灾地区减免税赋,给出丰厚的扶持政策,大基建与大投资并举。国家税务总局及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本次新冠疫情得到平稳解决后,预计湖北地区会享受一波定向政策福利,企业减税、延长弥补亏损年限等轻装上阵,项目投资、IPO融资并购、专项发债发行等均会享受优惠扶持、绿色通道。结合上述预测与已经实施的发债及IPO的注册制来看,合法合规性将是唯一的重点,建议湖北地区投资机构及相关服务机构(包括对湖北地区有信心的机构)应该积极做好准备,接受专业法律服务机构的专业建议,在股权投资业务的各个环节中均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查漏补缺。
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如何降低疫情带来的项目投资风险及相关法律建议,供从业机构及人员参考。
一、资金端
湖北地区本次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也为全国抗疫做出了重大牺牲。疫情结束后,中央政府及职能部门一定会实施一系列定向扶持政策以恢复经济,投资驱动经济发展也必定如期而至。本人认为本次投资驱动和以往的灾后投资驱动会有所不同,产业投资方向有所不同,对于新经济的股权投资力度会加大。
此时,投资机构需关注政府产业引导性资金、企业帮扶性资金等方面资金的政策,做好疫情专项投资基金的前期论证与申报准备工作。投资机构一方面需要全面梳理已投项目的受灾情况、参与防疫抗疫的事例;另一方面需要尽快建立拟投资项目库,储备一批防疫抗疫、符合产业发展的项目作为拟投资项目。同时要充分做好项目组合投资合规与风控法律措施。
在本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一些投资机构及企业以实际行动积极为抗疫工作作出贡献,相信在后续的经济恢复发展中能够获得一定的政策扶持。投资机构及企业在后续发展中应当清除法律隐患,以健康稳健的发展状态去迎接可预期的重建红利。
现在已知的疫情专项大基金有:
1、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贯彻落实总行决策部署,联合中行旗下债转股实施机构中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与湖北省高新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拟通过综合金融手段服务和支持湖北省内受本次疫情影响的企业,助力当地经济尽快恢复发展。为此相关方拟共同发起设立湖北省第一支专项抗击“新冠”疫情的股权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50亿元,首期落地10亿元。基金将集聚平台资源、产业资源和业务资源,发挥投贷联动优势,持续赋能企业发展,助力湖北省尽快全面恢复经济运行、促进湖北省中长期产业发展。
2、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全力支持湖北地区及其他受疫情影响地区企业,推动实体经济稳健发展,近日,建设银行发起设立50亿元抗击疫情稳定发展基金,由建行全资子公司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信投资”)联合建行湖北省分行、湖北高投集团(湖北省省级股权引导基金)和湖北国翼投资共同设立和管理,用于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参与疫情防控和受疫情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
3、3月16日,东湖高新区举行金融支持疫情防控重点项目集中线上签约活动,合作设立光谷中交保投资基金、东湖光控科技金融创新基金,筹建光谷中小企业发展银行等,涉及总投资额超260亿元。
二、项目端
1、已投资项目法律风险梳理
疫情是放大器,加剧了企业长期存在或者不重视问题对于自身经营的影响。一些运营不规范、现金流不健康、劳动用工不规范、股权结构不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不健全、客户管理不合理的企业元气大伤。管理规范、有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的企业,在疫情中虽然一定程度遭受影响,但其在后续恢复生产上具有优势。大家都能注意到,现金流健康的企业,不会被疫情吓倒。劳动用工合法合规的企业,能够保持稳定的员工队伍,快速复产复工,抢占市场管理团队有担当的企业,处处体现正能量,能够快速稳定军心,组织自救与防守反击。业务结构合理的企业,有足够宽广的护城河来抵御不可抗力。当然,对于此次企业受疫情造成的资金问题,要区分是短期内资金短缺还是长期融资能力不足。
在股权投资尽调过程中,机构一定要关注拟投资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合法合规性,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程度;在投后管理中,一定要督促被投企业完善优化企业治理机制、按章办事,合规经营。
建议投资机构与企业在专业律师的协助下开展企业规范运营管理的自查,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满足各项政策扶持的要求(如税收、补贴、注册制下的发债&融资&IPO、并购等)。
2、项目投后风险管理
投资机构要协助企业掌握目前的税收、项目申报等优惠政策。对发展前景看好的企业,要引导其做好充足的再融资与IPO的预案,湖北地区的企业会享受一波定向福利。对受损严重的企业,充分做好法律风险评估及处置预案,避免损失的扩大。
3、拟投资项目
本次疫情持续时间长,对人们的消费行为与习惯均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催生了一波商业机会,进而影响了部分行业格局。项目投资建议重点关注教育、母婴、电商、互联网、二次元、宅文化、健康护理、消费类电子产品。投资机构在项目投资尽调中充分做好法律风险评估,审慎决策。
三、资本服务
从过往的灾后重建经验来看,湖北地区企业有可能享受一波企业发债、IPO的优惠政策与绿色通道。在注册制的大背景下,企业发债与IPO融资中最突出的工作是要规范清理自身存在的法律问题,即做到查漏补缺,合法合规经营,以优质的状态去拥抱资本市场的扶持。
专业律师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一次全面的合法合规经营“体检”,查找问题补缺漏,规范经营,并辅导企业及时掌握和申请相关优惠政策扶持,快速恢复生产、谋求更快更好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交流之目的,不得视为湖北众勤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法律意见或对法律的解读。任何仅仅依据本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做出的作为或不作为决定及因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行为人自行负责。如果您需要法律意见或其它专家意见,应当向具有相关资格的专业人士寻求专业法律帮助。未经许可,禁止转载。